宣仪科技

国家卫健委:就地过年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21-12-20 我要评论

每经记者 李彪 实习记者 蔡智超 每经编辑 陈星 12月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科学精准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

每经记者 李彪 实习记者 蔡智超 每经编辑 陈星

12月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科学精准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连续8周增长,77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奥密克戎变异株,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

12月19日,据新华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18日通报,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报告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感染病例。

元旦春节临近,冬春季疫情防控要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着力在科学精准上下功夫。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同时,保障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目前全国疫情形势总体保持比较平稳,局部地区发生由境外输入疫情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有的已经得到控制,有的正在控制之中,云南陇川疫情已经连续8天没有新增病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规范旅客列车运行途中 涉疫旅客应急处置

春运即将来临,铁路部门的车站和列车客流相对集中,疫情防控压力也在持续加大,铁路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做好春运的疫情防控工作?

国铁集团劳动和卫生部副主任伍世平介绍,2022年春运将于1月17日开始,2月25日结束。据预测,明年铁路春运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等基本出行需求仍将保持一定规模,客流量较2021年春运有较大增长,春运疫情防控工作面临较大考验。

伍世平表示,铁路部门将从三方面统筹疫情防控和春运组织工作。

首先是提供有利于疫情防控的运力条件。充分运用多条铁路新线建成投产、动车组装备数量增加等铁路发展成果,2022年铁路春运能力较2019年提高10%左右,售票和乘车组织时将严控列车载客率,有条件的列车实行分散售票,为疫情防控提供相对宽松、较为有利的运力条件。

其次是严格落实乘车全流程站车防控措施。全国铁路各大火车站认真落实属地政府疫情防控要求,按规定做好旅客进站测温验码等工作,严防不符合乘车要求的旅客进站上车;强化车站客流组织,引导旅客有序分散进站候车,使用自助设备等非接触式服务,减少接触传播风险;停止列车餐车堂食服务,改为送餐至车厢座位;加强站车广播宣传,提醒旅客做好个人防护;强化站车通风消毒,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

最后是规范旅客列车运行途中涉疫旅客应急处置。旅客列车上按规定预留隔离席位,车站内设置应急隔离场所,规范配备列车、车站应急处置备品,加强疫情应急处置培训演练,做到应急有备。加强铁路和地方、车上和车下联防联控联动,一旦发现涉疫旅客,立即按照规定科学规范有序做好处置工作。

是否就地过年 全国不能“一刀切”

临近元旦假期,许多人关心假期能不能回家团聚。当前很多地方发出“就地过节”的倡议,如何看待现在的疫情形势下人员流动的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元旦和春节即将来临,人口流动不可避免,在流动过程中肯定是有风险的,从专业的角度有多个因素需要考虑。

梁万年介绍,首先,要承认元旦春节的人口流动是有风险的。因为人们接触频繁,容易造成一些聚集,社交距离也在缩小,病毒很容易传播。其次,冬季本身就是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人群在冬季的自我抵抗力,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抵抗力在下降,更容易被感染。所以要认识到这些风险。

“但是从抵抗力的角度,中国也具备很多有利的要素,比如说疫苗累计接种已经超过26亿,人群有了一定的免疫力。只要把外防输入进一步做实做好,总体上是安全的。公众的健康素养,通过这两年的疫情防控,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已经逐渐养成,同时相关部门有严格防范措施,所以考虑到这些要素,我们对疫情的传播具备了一定的抵抗能力。”梁万年说。

梁万年表示,关于春节期间是不是就地过年的问题要基于风险研判,全国不能“一刀切”,需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

梁万年介绍,首先是要分类考虑,从全国来说,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还要严格执行现行的防控政策。对高危人群,比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还是倡导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不必要的聚集。其他人员出行要做好相关防护。

梁万年表示,第二个方面是分区。中国的区域相当大,不能“一刀切”。比如现在处于疫情中高风险的区域,口岸、边境等地方,正在筹备重大活动的地区,还要继续保持相对严格的管控措施。而其他地区要做好风险评估,综合考虑风险等级,从个人免疫状态、疫情形势等方面提出既切实有力度又精准有温度的政策。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答每经记者问:从完善在线诉讼及送达规则等五方面修改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答每经记者问:从完善在线诉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89例本土确诊病例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89例本土确诊病例

  • 山西透水事故已有2人遇难,国务院安委会对该事故挂牌督办

    山西透水事故已有2人遇难,国务院安委会对该事故

  • 延长生育假期,用工成本谁来出?“设立国家生育基金”建议引讨论

    延长生育假期,用工成本谁来出?“设立国家生育基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