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仪科技

数字经济规模达39.2万亿,哪些领域是今后建设重点

字号+ 作者:生活头条 来源:未知 2021-10-07 我要评论

疫情发生以来,数字经济不仅在助力疫情防控、带动经济复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窗口期”。 日前发布的《 中国互联 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中国数

疫情发生以来,数字经济不仅在助力疫情防控、带动经济复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窗口期”。

日前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长速度,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今后,哪些领域将成为建设重点?

5G下一步建设重点

疫情无意中通过“鲶鱼效应”和加速器效应,让数字经济发展的引擎——5G、 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基建潜力凸显,让各国更加认识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9月6日举行的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谈到如何发展数字经济时指出,要善于创造软环境,持续完善法治环境,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和服务供给,保护公平竞争,反对垄断。

新型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其中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属于信息基础设施。

上海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研究院首席专家贺仁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数字化转型正给双循环提供数字协同枢纽和基石,新基建是数字化转型的载体和底座,尤其作为数字基础设施需要适度超前建设。5G将实体产业的“人机物”链入数字世界,工业互联网实现实体产业上下游互联互通逐步实现大规模网络化协同效应,人工智能将实体产业关键生产技术逐步智能化、云服务化,在产业生态层面逐步实现数据驱动。

作为新基建之首,5G是其他新基建领域的信息联接平台。当前,我国5G网络建设仍处于规模部署阶段。专家表示,按照14亿人口估算,2023年末,5G基站要达到250万个以上。因此,未来2~3年,我国5G网络建设仍将呈现持续推进趋势。

9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肖亚庆透露,目前我国5G基站、终端连接数全球占比分别超过70%和80%。全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光纤和4G的比例均超过99%,农村通信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表示,接下来,我国5G发展重点将继续围绕夯实网络基础、拓展应用场景和优化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展开。

“坚持适度超前,全面推进5G网络建设,加快向乡镇覆盖延伸。深化5G共建共享,推进异网漫游。通过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等重点区域5G覆盖,尤其是在人口比较密集的高校、医院这些特殊场所加大重点覆盖,最终提升大家5G的服务体验。通过5G虚拟专网,混合虚拟专网等方式,在网络建设方面推进重点行业5G建设应用。”赵志国说。

而从5G规模部署阶段到未来垂直行业应用,还需要解决和突破哪些问题?

在9月末举行的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一场5G主题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谈到,全球经济社会各领域对5G的期待尤其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5G和过去四代(移动互联网)不同,它是涉及多个场景的,而这些场景匹配了经济社会各领域。“还有一点,5G不仅仅是一个传输的技术,它很大程度是信息技术的组合。5G赋能的时候,发挥应用效能是一系列技术组合产生的化学作用。”

在他看来,到目前为止,5G应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各行业。“还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成本、网络工程化、运营模式问题。”余晓晖称,5G时代有没有杀手级应用,这是一个全球关注的焦点,这不是通信行业可以自行解决的,是需要与各行业结合才可以解决的,这是非常关键的。

贺仁龙告诉记者,相较于4G的应用和投资,5G要实现应用,首先基站的建设需求就远远高于4G阶段的基站需求,按目前的基站建设进度来看,仍有一段时间的路要走。

他还表示,从投资回报来看,4G时期的投资基本是从个人用户、通过移动互联网来收回,但是5G不同。由于前期投资大,未来更主要是通过行业的深度应用来收回投资。这不是仅靠个人用户就足够的,要靠机器设备、生产设备互联,用5G去服务行业应用。“所以5G基站建设就需要考虑以产业园区为中心,并不是以前按照居住、办公圈定的以人为中心,“现在我国近100万个5G基站已经做到主要地级市的基本覆盖,未来还需要围绕行业应用做深度覆盖。”

中国信通院预测,预计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该院发布的《5G产业经济贡献》显示,预计2020至2025年,我国5G商用间接拉动的经济总产出约24.8万亿元。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日前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长速度,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7月,肖亚庆在一篇署名文章中指出,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数字经济发展下一步有何重点?

在上述9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肖亚庆表示,接下来将围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来布局数字经济的发展。

可以看到的是,在数字化转型以及双碳的背景下,众多传统企业和互联网领域都看到了机遇。工信部公布的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九成集中在制造业。

一家工业互联网企业创始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大概在4、5年前,整个大环境和市场上的风向已经很明显地开始偏向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等。加上当前制造业处附加值还比较低,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窗口期,在实现高端制造的过程中就有不少机遇。

贺仁龙则认为,制造业客观上加速产业链供应链整合和协同,同时,产业数字化转型步入深水区,全产业链深度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平台与模式逐步呈现。

他说,国家开启了针对制造业的政策体系。鼓励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改革为制造业输送人才,鼓励产学研深度合作输送技术,开立北交所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

接下来制造业转型可以关注两个大方向:一方面,“十四五”期间,制约制造业各方面的卡脖子技术逐步突破,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保链固链扩链;另一方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心在于破解工业机理,制造业真正成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发挥主战场,深度学习、强化学习、迁移学习乃至类脑技术等必然要广泛应用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这首先要解决工业机理的数字化知识化产品化,特别是工业软件、工业APP等“工业之魂”关键技术的突破与推广。“根据这两个方向,北交所与科创板就提供给了相关企业上市的机会”,贺仁龙称。

根据《2021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研究》,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稳步提升,其中转型领军企业优势持续扩大,并成功将数字化优势转化为营收优势。

该报告显示,近四年来,构建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平均得分从37分上升至54分,各行业企业整体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从企业细分看,转型领军企业由于数字化基础较好,在疫情冲击下显示出强大的韧性,不仅占比大幅上升至16%,对其他企业的数字化优势持续扩大达到35分之多。领军企业更成功将数字化优势转化为财务优势,与其他企业的营收增速差距从疫情前的1.4倍扩大至3.7倍,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正进入强弱分化的分水岭。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高福:冠状病毒可隐匿数十年 有必要对野生动物大规模筛查

    高福:冠状病毒可隐匿数十年 有必要对野生动物大

  • 乡村消费势头好劲头足(经济新方位·国庆消费观察)

    乡村消费势头好劲头足(经济新方位·国庆消费观察

  • 新华时评:国际机构何以继续投下中国经济信任票

    新华时评:国际机构何以继续投下中国经济信任票

  • 北京市国资委主任张贵林:市属国企将加快数字化转型

    北京市国资委主任张贵林:市属国企将加快数字化转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