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仪科技 > 正文

央行消保局尹优平:标本兼治解决老年人普惠金融发展难题,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2021-10-20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为推动老年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应树立全生命周期的普惠金融理念,需要从过去关注“有没有”上升到目前的“好不好”直至未来的“强不强”,谋划金融健康,提升普惠金融发展能级,标本兼治解决老年人普惠金融发展难...

央行日前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0年)》(简称《报告》)显示,我国基本建成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十四五”时期,要进一步拓展普惠金融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在老年群体方面,上述《报告》建议要补齐老年群体普惠金融服务短板,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具体包括:针对老年群体就业创业新趋势探索研究相适应的金融服务方式,稳妥创新适老化投资理财产品,丰富完善各类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助力老年群体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通过合理安排消费支出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等。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在参加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金融研究院举办的金融助力中国“银发经济”市场发展闭门研讨会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增强金融普惠性的应有之义。

尹优平。资料图

“尽管金融机构对老年人群体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但当前金融机构开发针对老年人的金融产品仍相对较少,现有产品也大多是根据传统信贷模式开发出来的养老产品,个性化不强,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的金融需求。”尹优平指出。

尹优平建议,为推动老年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应树立全生命周期的普惠金融理念,需要从过去关注“有没有”上升到目前的“好不好”直至未来的“强不强”,谋划金融健康,提升普惠金融发展能级,标本兼治解决老年人普惠金融发展难题,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21世纪》:普惠金融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你认为,“十四五”时期为何要把老年群体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之一?

尹优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增强金融普惠性”,赋予了普惠金融更深层次的内涵。老年人作为普惠金融重点服务群体,为其提供便捷安全的普惠金融服务,既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内在需要,也是激活“银发经济”的必然要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我国人口呈现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新趋势。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比达到18.70%;65岁及以上人口1.91亿,占比为13.5%,与上个十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2.51和2.72个百分点。未来一段时间,老龄化程度还将持续加深。持续增长的老年群体带来巨大的金融需求,为其提供安全合适的普惠金融服务是未来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是数字时代老年人获取充分合理的金融服务有了新需求。人民银行消保局近期发布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显示,我国消费者金融素养在年龄上的分布呈现倒“U”形,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一老一少”是金融教育持续关注的重点对象。其中,老年人在适应金融数字化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依赖传统渠道和方式满足自身的金融需求。随着大量数字化金融创新的涌现,老年人面临着不可忽视的数字鸿沟问题。如何让数字技术的发展适应老龄化社会的步伐,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融入数字时代,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所面临的“必答题”。

三是“银发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动能。在一个老龄化社会中,如果应对得当,会形成与人口红利类似的“长寿红利”,造就“银发经济”,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动能。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增长至33%,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提升对老年人的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有助于激活“银发经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21世纪》:“十四五”时期推动养老群体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你认为我们有哪些机遇?

尹优平:我国推动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面临新机遇

一是国家政策为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在普惠金融领域,《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列入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在“十四五”阶段普惠金融的顶层设计中,也将进一步重视对老年群体的金融服务,将提出多种措施提高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水平。这些都为推动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社会关切为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我国不断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全社会经历了从认识老龄问题、宣传老龄问题、解决老龄问题,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

“人口老龄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老龄产业”“银发经济”等词汇对于社会公众已经耳熟能详。在这种积极应对、全民关注的态势下,越来越多相关部门会认识到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性,以更大力度倾斜资源要素,投入到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中去,为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不断地输送能量。

三是老年人自身金融素养不断提升将进一步促进金融服务的优化完善。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可以预见的是我国老年人健康老龄期将不断延长,整体素质将不断提高,收入水平将稳步增长,老年人为了自身福祉必将不断提高获取金融服务的意愿和要求,这将不断推动金融服务的优化完善,拓展老年人普惠金融发展空间。

《21世纪》:有机遇同时也会有挑战,“十四五”时期推动养老群体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你认为可能会有哪些挑战?

尹优平:机遇与挑战从来都是并存的。

从推动老年人金融服务面临的挑战来看,一是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对老年人普惠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金融与科技的不断融合,更多金融业务通过线上办理。然而,许多老年人在适应金融数字化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依赖传统渠道和方式满足自身的金融需求,随着老年人数量增加和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深化,老年人金融排斥现象会更加显著。

二是当前老年人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无法充分满足老年人金融需求。尽管金融机构对老年人群体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但当前金融机构开发针对老年人的金融产品仍相对较少,现有产品也大多是根据传统信贷模式开发出来的养老产品,个性化不强,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的金融需求。

三是老年人自身的特殊性给老年人普惠金融工作有效性带来了挑战。受生理发展衰退的影响,老年人普遍会面临着认知功能减弱的现象,使得他们面对日渐丰富的金融服务时接受和理解能力大不如前,同时遭到非法金融活动侵害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老年人普惠金融工作取得实效需要保持足够耐心,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资源。

《21世纪》:面对这些挑战,为推动“十四五”时期养老群体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你有什么建议?

尹优平:为推动老年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应树立全生命周期的普惠金融理念,需要从过去关注“有没有”上升到目前的“好不好”直至未来的“强不强”,谋划金融健康,提升普惠金融发展能级,标本兼治解决老年人普惠金融发展难题,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一是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老年人金融消费满意度。普惠金融发展需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要根据老年人的财务状况、家庭情况、健康状况、金融需求及风险承受意愿和能力等为其提供适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要加强对老年人群体的人工服务、远程服务、上门服务,提高老年人群体享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并积极围绕适老化金融服务制定实施相关标准。

同时,应支持保险服务多样化养老需求,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各类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在风险有效隔离的基础上,应支持保险公司探索以适当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将长期护理、风险保障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服务有效衔接。

二是加强金融教育和宣传,提高老年人金融素养。应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方法开展老年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化解老年人对金融理财、商业保险等产品的抵触情绪,尤其应注重农村地区老年人金融素养的提高,提升其金融防范意识。要有针对性地加大老年人数字金融知识和数字金融产品使用技能培训,引导老年人主动融入数字生活,提高老年人运用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改善自身生活的能力,逐步消除老年人数字鸿沟和金融排斥。

三是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筑牢老年人风险防范屏障。老年人因为缺乏金融知识,获取、查询金融资讯的渠道不畅通等原因,极易受到误导,损害自身权益。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因此,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要不断加强老年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并提高老年人的风险防范意识。对以欺诈或引人误解的方式营销金融产品的行为,要加大监测和打击力度,切实保护老年人金融消费合法权益。

(作者:李愿 编辑:李伊琳)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