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仪科技 > 正文

北京将率先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发布时间:2021-07-20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2月24日,海淀城市大脑智能运营指挥中心多功能指挥大厅,一面高5.8米、长19.2米的巨幅屏幕上,汇聚着地区全景地图、实时监控画面、各种数据以及突发事件等多类信息。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新京报讯 (记者陈琳)7月19日,商务部在京召开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推进会。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王文涛强调,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准确把握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问题导向、突出特色,科学布局、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和六大重点任务。要聚焦“国际”,广泛聚集全球优质市场主体和优质商品、服务,加快培育本土品牌,努力构建融合全球消费资源的集聚地。要紧扣“消费”,高标准推进商圈建设,引领消费潮流风尚,加强市场监管服务,全力打造消费升级的新高地。要突出“中心”,不断强化集聚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全球消费者集聚和区域联动发展的中心。

王文涛提出,要加强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确保培育工作取得实效。商务部将按照国务院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培育建设总体方案,建立培育建设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五个培育城市要切实履行好培育建设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高标准编制实施方案,完善政策措施,做好宣传引导,确保培育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现代经济管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洪涛表示,此次推出的5个城市各具特色,像北京提出的实施“十大专项行动”具有北京特色,同时也彰显了北京的优势。

■ 背景

北京将实施十大专项行动

今年5月31日,北京市召开“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媒体通气会”,宣布北京市将实施“十大专项行动”,培育建设具有北京特色和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这“十大专项行动”包括打造优势互补、特色凸显的消费地标;建设新型消费圈;充分发挥“双机场”优势,建设空港型国际消费“双枢纽”;试点建设“智慧街区”,丰富数字消费供给;全力打造数字消费标杆城市,试点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释放文旅消费潜力,推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文旅消费产品等。

■ 对话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原秘书长张燕生

满足新生代消费需求 需要世界大脑

对高质量发展要有重大辐射带动作用

新京报:什么样的城市才能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张燕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相当于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培育具有重大动力源(600405,股吧)和创新策源地功能的重大引擎。这样的中心城市一般就具备我们所说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功能。它不仅要引领国内国际的消费增长,而且对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目前全球现有的著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备的共同特征有很多,如高度的交通发达,只有往来便捷,才能带来人流量;优质商品和知名品牌的供给能力强大,还有高质量的免税政策、金融支持、人才环境等;另外人性化的服务也很重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让游客有“家”的感觉。它之所以能够吸引旅游、商务、留学等各种游客到来,那它一定是国际的文化之都、商业之都和教育之都等。

5市位于4个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城市群

新京报:此次商务部宣布的这5个城市为什么能进入首批试点名单?

张燕生:首先这5个城市中有4个是直辖市,这也意味着直辖市对中国的消费大区具有带动作用;其次,此次选择的5个城市位于4个进入到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城市群中。北京天津在京津冀城市群,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重庆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这几个城市都位于几大城市群居首的位置,属于国家重大战略的中心城市。

从几个城市的优势来看,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的“首都经济圈”,北京和天津是京津冀区域的双中心。上海作为长三角龙头,大力发展“创新型、服务型、总部型、开放型、流量型”这“五型”经济,各方面条件在全国排名都是超前的。

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是一个非常开放包容的国际大都市,本身就具有消费中心的作用。除了上述三个城市群将率先成为世界级城市群,重庆来自成渝双城经济圈,我个人认为,成渝地区有可能成为未来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增长极。

要让国外游客有“回家”的感觉

新京报:北京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什么优势和特色?

张燕生:北京定位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毫无疑问,它也位于中国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第一梯队”。北京也集聚了中国最高端的人才。国际上通常用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创新指数。2019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7个,其中北京以6.31%在全国遥遥领先。这个数字可以说在全球都是最高的。

新京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居民有哪些好处?

张燕生: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核心问题,我认为根本目的还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消费群体,主要包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游客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居民。

对于当地的普通百姓来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先应该是国内的消费中心城市,而老百姓(603883,股吧)有钱才能消费,因此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要比较高,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比较小,人们的社会保障也比较好。

新京报:我们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时,需要重点考虑哪些问题?

张燕生:我们很多城市,硬件设施是不缺的,缺的是软环境。比如如何打造特别好的消费环境,这个消费环境,简单地说,就是让无论来自于世界上哪个国家的游客,到了这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都会有“回家”的感觉。在出行、消费场所,是不是很容易看到国际通行的标识?

满足新生代消费需求 是机遇也是挑战

新京报:生活在网络一代的新生代消费者,已成为新消费的主力军。新生代消费群体有什么消费特点?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何影响?

张燕生:我认为:谁能满足中国新生代群体的消费需求,就一定能占据世界竞争的制高点。不同年龄层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不同的,作为新生代群体,他们的新消费不再满足于品质好,而是讲究个性、多元性、多样性、主观体验。要想满足新生代的新消费,中国大脑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世界大脑。

这5个试点城市,在下一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如何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尤其是“95后”“00后”和“10后”这些新消费人群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新京报:我们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有多远?

张燕生:目前中国城市与世界上主要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如服务环境还不到位,交通、物流等不够便捷直达,便利化程度和效率不够高,贸易便利化程度不够高;服务质量有待改善,能熟练与外国人对话的服务人员不足;商品标志、包装等细节也未能充分照顾到外国人的需要等。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