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仪科技 > 正文

283种野生植物全面调查完成,其中98种“生存堪忧”

发布时间:2022-02-12来源:未知 编辑:生活头条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建林)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开展的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已全面完成。本次调查于2012年正式启动,是继1997年至2003年的第一次调查之后,又一次全国性野生植物资源的数量化调查。相关调查显示,在调查物种中,有98个物种野外数量低于稳定存活界限,严重濒临灭绝,占调查物种数的34.6%。

可喜的是,与第一次调查有可比性的54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中,有36种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占比67%。国家林草局表示,综合分析调查结果,目前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状况喜忧参半。

野外仅存1-5000株的物种共98种,严重濒临灭绝

据国家林草局动植物司介绍,此次对我国最受关注的283种野生植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56种,国家二级保护191种)的种群数量、分布情况、生境特征、受威胁程度和就地保护现状等进行全面调查。

调查采取了系统化、层层负责的组织形式,在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开展。以省级行政区为调查总体,以县级行政区为调查单元,由保护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专业部门组成调查队伍,采取实测法或典型抽样法和系统抽样法。各省各级林草主管部门组织上万人参与了本次调查工作,共投入工作量25万余人工日,完成调查样线6500余条3.8万多公里,调查主样方和实测样方10万余个。

根据现存野外植株数量,可将283个调查物种划分为3个等级。一是野外未发现的物种,有3种,包括屏边三七、小花金花茶和拟豆蔻。二是野外仅存1-5000株的物种,共98种,如普陀鹅耳枥仅存1株、云南蓝果树11株、光叶蕨103株等。就种群数量而言,通常认为在自然状况下,拥有5000个以上成熟个体的种群才是可以稳定存活的物种,上述98个物种已经低于这个界限,占调查物种数的34.6%,而且这些物种分布零星或者极为狭窄,严重濒临灭绝。三是5000株以上的物种,共182种,这些物种较仅存5000株以下的物种而言,基本可以稳定存活,但仍需加强保护。

此外,各调查物种所处群落面积相差悬殊。面积在100公顷以下的物种共有115种,占调查物种数的40.6%,其中贡山三尖杉、百山祖冷杉等25种面积小于1公顷,滇南黑桫椤等25种面积不足10公顷。所处群落面积101公顷到1000公顷的物种共54种,主要包括长序榆、柄翅果等散生且极少成片的物种。所处群落面积在1001公顷至10000公顷的物种共48种,所处群落面积在10001公顷以上的物种共63种。

104个调查物种均无幼树、幼苗

记者了解到,在就地保护状况方面,此次调查表明,30种野外种群完全纳入就地保护,61种野外种群的80%以上纳入就地保护,上述就地保护状况较好的调查物种共91种,占野外有分布调查物种的32.5%。与此同时,有140种野外种群就地保护率在50%以下,占野外有分布的调查物种总数的50%,其中27种野外种群完全未纳入就地保护,42种纳入就地保护的野外种群不足10%。

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中,有116个调查物种野外无幼树、136个调查物种野外没有幼苗。104个调查物种幼树、幼苗均无,占283个调查物种的37%。

在生境人为干扰状况方面,78.96%的野生植物种群及其生境面临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干扰方式主要包括采集、放牧、开荒、工矿开发、工程建设等,其中17.28%的野生植物种群及生境受干扰程度为强,28.84%受干扰程度中等、53.88%受干扰程度较低。108个调查物种面临由人为干扰造成的生境退化和破碎化,有42个调查物种因市场需求过大导致资源过度利用。

36种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就地和迁地保护网络得以不断完善。对照第一次调查有可比性的54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中,此次调查发现,有36种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占67%。

同时,国家林草局也指出,我国的野生植物资源还面临着较大的威胁,部分物种天然更新缓慢,濒危程度高,极为脆弱;一些调查物种的野外种群完全未纳入就地保护或低于10%,存在保护空缺。

据悉,本次调查获取的大量重要数据,将为修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今后开展野生植物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下一步,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也将通过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统筹野生植物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鼓励人工培植,加强监测监管,加大拯救保护科技研发力度,全面提升我国野生植物保护水平。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吴兴发

大家都在评